如何确保杜瓦瓶的制造和使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
浏览次数:24发布日期:2025-07-15
要确保
杜瓦瓶的制造和使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,需从全生命周期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,涵盖设计、材料、工艺、测试、认证、操作、维护等关键环节。以下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:
材料选择:内胆需采用符合 GB/T 24511 的奥氏体不锈钢(如 304L)或铝合金,确保低温韧性和抗疲劳性能。液氦杜瓦的内胆封头必须为无缝结构,且设计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2 倍。
结构设计:依据 ASME BPVC VIII 或 GB/T 18442,内胆壁厚需通过公式计算(如 T/CCGA 20017-2024 规定壁厚不小于计算值,且开孔位置和尺寸严格受限)。真空夹层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(MLI)技术,吸附剂需活化处理以确保绝热性能。
焊接工艺:纵、环焊缝需全焊透,焊工需持 TSGZ6001 证书,焊接接头需通过射线或渗透检测(符合 NB/T 47013)。液氦杜瓦的颈管与封头连接必须采用全焊透结构,且禁止使用垫板。
无损检测:内胆焊缝需进行 10% 射线或 DR/CR 检测(合格级别 II 级),真空夹层需通过氦质谱检漏(漏气速率≤规定值)。
压力试验:内胆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.5-2 倍(如 ASME BPVC VIII 要求 1.5 倍,GB/T 18442 要求 2 倍),测试后需记录变形量和泄漏情况。
日常操作:充装前检查阀门、压力表状态,充装量不得超过额定容量(如液氧≤192kg),充装时保持直立并避免碰撞。使用时需监控压力变化,日升压不得超过 0.3MPa,安全阀起跳后需更换爆破片。
定期检验:一般每 3 年检验一次,车用杜瓦每 2 年一次,超 10 年每年一次。检验项目包括静态蒸发率测试(≤2 倍出厂指标)、真空度检测、安全附件校验等。
维护记录:建立设备档案,记录充装、检验、维修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设备使用周期或参照 TSG 23-2021 要求。
液氦 / 液氢杜瓦:
医用杜瓦:
应急预案:制定泄漏、火灾等事故的处置流程,配备应急救援设备(如低温防护服、灭火毯),定期演练。
事故响应:发生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、疏散人员,使用惰性气体稀释;安全阀起跳后需返厂维修并重新检验。
通过制造标准化、使用规范化、管理动态化的三重机制,结合材料控制、工艺验证、人员培训、持续改进的全流程管控,可系统性确保杜瓦瓶符合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标准。企业需建立从设计到退役的完整追溯体系,同时关注地方监管要求(如浙江省禁止餐饮场所使用 LNG 杜瓦瓶),最终实现安全、高效、合规的运行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