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部位:罐体外壁、焊缝、罐口接口、支腿 / 滚轮(运输罐);
检查方法:目视观察 + 手摸(戴低温手套);
合格标准:
外壁无明显变形、凹陷(凹陷深度≤5mm 为可接受,超 10mm 需停用);
焊缝无裂纹、无锈蚀(液氩无腐蚀性,但环境湿气可能导致外壁碳钢锈蚀,需用砂纸打磨后涂防锈漆);
运输罐滚轮无卡死,支腿螺栓无松动(用扳手确认扭矩,通常 20-25N・m);
常见问题处理:发现罐口有结冰(非正常冷雾),可能是密封失效,需立即检查密封圈。
核心原理:液氩挥发会使罐内压力升高,静态罐正常压力 0.1-0.5MPa,运输罐因颠簸挥发快,压力上限 0.8MPa(需参考罐身铭牌标注的 “设计压力");
检查方法:观察罐顶压力表(精度≥1.6 级,需在检定有效期内);
合格标准:压力在 “低工作压力(通常 0.1MPa)- 设计压力的 80%" 之间,无骤升骤降(1 小时内波动≤0.05MPa);
异常处理:
压力超上限:缓慢开启安全阀旁通阀泄压,同时检查液位(可能充装过量);
压力低于下限:若液位正常,可能是泄漏导致,需进一步查密封。
检查方法:
玻璃管液位计:直接读取(注意液位计保温,避免管内液氩结冰堵塞);
磁性液位计:观察磁翻板颜色变化(红色为液氩,白色为气相);
无液位计时:称重法(记录空罐重量,充装后称重,液氩密度 1.401kg/L,计算液位);
合格标准:液位控制在总容积的 30%-80%(低于 30% 易导致挥发过快,高于 80% 易超压);
注意事项:运输罐充装时液位不超过 70%,预留颠簸时的膨胀空间。
检查部位:出液阀、放空阀、安全阀接口、压力表接口;
检查方法:涂抹肥皂水(常温,避免低温结冰)在接口处,观察有无气泡;
合格标准:无连续气泡(偶尔 1-2 个气泡可忽略,连续冒泡为泄漏);
处理方式:轻微泄漏可拧紧接口螺栓(扭矩 15-20N・m,避免过度导致螺纹损坏),严重泄漏需关闭总阀,更换密封垫片(选用耐低温聚四氟乙烯垫片)。
核心意义:真空层(双层罐壁间)真空度≤10⁻³Pa 时,液氩日挥发率≤2%;真空度下降会导致挥发率飙升(如 10⁻¹Pa 时挥发率超 8%);
检查方法:
简易法:触摸罐壁(常温下,若罐壁大面积发凉或结霜,说明真空度失效);
专业法:用真空计(如麦氏真空计)从罐顶真空检测口测量,需由厂家或专业机构操作;
合格标准:真空度≤10⁻³Pa,无明显下降趋势(3 个月内真空度变化≤10⁻²Pa);
处理方式:真空度不达标需联系厂家抽真空修复,禁止自行拆解真空层。
管路检查:运输罐的液相 / 气相管路(材质 304 不锈钢)需检查有无弯折、焊缝裂纹,用压缩空气(0.6MPa)吹扫管路,观察气流是否顺畅(无堵塞);
绝热层检查:静态罐外壁保温层(如聚氨酯泡沫)无破损,运输罐的绝热套无脱落,破损处需及时修补(用同材质保温材料填充,避免冷量流失)。
第一步:外观清洁(用干燥抹布擦除罐身灰尘、油污,避免杂质影响密封);
第二步:真空度初检(触摸罐壁,无明显发凉则进行下一步);
第三步:氮气置换(罐内若残留液氩,需先排空,再用干燥氮气(纯度≥99.99%)吹扫 3 次,去除水分,防止结冰堵塞管路);
第四步:压力测试(关闭所有阀门,充入氮气至 0.3MPa,静置 24 小时,压力下降≤0.02MPa 为密封合格)。
必查项:液位(确保低于 30%,避免充装时超压)、安全阀状态(确认在有效期内)、接口密封性(更换新垫片);
禁充情况:外观有明显变形、压力异常、安全阀失效时,禁止充装。
个人防护:全程戴耐低温手套(耐 - 200℃)、护目镜,穿长袖工作服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罐壁或泄漏的液氩(液氩接触皮肤会导致冻伤,类似烫伤);
环境通风:检查区域需通风良好(氩气密度 1.784kg/m³,比空气重,易沉积在低洼处),若在密闭空间检查,需配备氧气浓度检测仪(氧气浓度≥19.5% 方可操作);
禁止操作:
不敲击罐体(可能破坏真空层或导致焊缝开裂);
不私自拆解安全阀、爆破片(需专业人员操作);
液氩泄漏时,不直接用水冲(液氩遇水会剧烈汽化,产生大量白雾,影响视线),应先关闭阀门,通风稀释。
扫一扫 微信咨询
©2025 北京德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7012785号-8 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sitemap.xml 总访问量:169942 管理登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