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内胆尺寸与容积 | - 有效容积:需容纳阀门 + 工装(如吊装夹具、密封接头),建议预留 30% 以上空间(例:DN80 阀门需有效容积≥50L); - 内胆尺寸:直径≥阀门最大外径 + 100mm,深度≥阀门高度 + 150mm(方便管路连接与温度传感器布置); - 材质:316L 不锈钢(优于 304,-196℃下无脆裂、耐腐蚀,避免与试验介质反应)。 | 警惕 “标注容积≠有效容积":部分厂家标注 “总容积"(含保温层),需明确询问 “内胆实际可用容积";避免内胆材质为普通碳钢(低温下脆裂,存在泄漏风险)。 |
2. 温度控制能力 | - 控温范围:至少覆盖 - 196℃~ 常温(满足绝大多数阀门试验),特殊需求需支持 - 253℃; - 控温精度:波动≤±1℃,均匀性≤±2℃(用铂电阻 PT100 传感器验证,精度需 ±0.5℃); - 控温方式: ▶ 被动式(液氮自然挥发):成本低,适合短期试验,温度波动较大(±3℃); ▶ 主动式(带制冷机组 + PID 控温):精度高,适合长期 / 高频试验,初期成本高。 | 若试验要求 “温度恒定≥48h",避免选被动式;主动式需确认制冷机组品牌(如丹佛斯、谷轮),避免小厂机组故障导致试验中断。 |
3. 安全防护设计 | - 超压保护:配备弹簧式安全阀(起跳压力 0.12~0.15MPa,需带校验证书),排气管需引至室外(管径≥φ25mm,禁止装阀门); - 液位监控:双液位传感器(高低液位报警,防止液氮溢出或干烧),优先选磁翻板液位计(可视化,避免电子传感器故障); - 氧含量联动:预留氧含量检测仪接口(报警阈值≤19.5%),可联动强制排风; - 防冻伤设计:槽体外壳温度≥5℃(保温层厚度≥80mm,避免结露),操作口带防护挡板。 | 警惕无 “安全阀校验证书" 的产品;液位计避免选玻璃管(低温下易炸裂);外壳若有结露,说明保温层不合格,长期使用冷量损失大。 |
4. 操作与适配性 | - 开口设计:顶部开口直径≥内胆直径的 80%(方便阀门吊装,建议带可开启的保温盖,减少冷量损失); - 管路接口:预留≥2 个低温接口(φ10~20mm,316L 不锈钢材质,带快速接头,方便连接阀门试验管路); - 承重能力:内胆底部承重≥阀门重量的 2 倍(例:10kg 阀门需承重≥20kg),避免内胆变形; - 移动性:若需频繁更换试验场地,选带万向轮 + 制动装置的型号(轮径≥100mm,承重≥300kg)。 | 开口过小会导致阀门无法吊装;管路接口若为普通碳钢,低温下易泄漏;移动型需确认轮轴是否耐低温(避免低温脆裂)。 |
5. 液氮损耗与成本 | - 日挥发量:被动式槽体≤8%(容积 50L 为例,日耗液氮≤4L);主动式≤5%(制冷机组辅助控温,减少挥发); - 补液方式:支持手动 / 自动补液(自动补液需配液氮储罐 + 电磁阀,适合无人值守试验); - 保温性能:真空绝热层(优于普通聚氨酯保温,冷量损失减少 50%),需确认真空度(≤1Pa,真空寿命≥5 年)。 | 日挥发量过高会导致长期成本飙升(液氮单价约 10 元 / L,50L 槽体若日耗 10L,年成本超 3.6 万元);真空绝热层需选 “高真空多层绝热",避免普通真空(1 年内真空度下降)。 |
6. 售后服务与合规性 | - 资质认证:槽体需符合 GB/T 18442-2011《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》,带压力容器合格证; - 售后响应:厂家需提供安装指导、1 年质保(核心部件如制冷机组质保 2 年),能提供易损件(密封垫、传感器)的长期供应; - 定制能力:若阀门尺寸特殊(如细长型、大重量),需确认厂家能否定制内胆尺寸或加强承重。 | 无压力容器合格证的产品禁止使用(属于特种设备,存在安全隐患);避免选 “小作坊" 产品,售后无保障,易因配件短缺导致设备闲置。 |